成都平安肿瘤医院赵春天主任指出,胃癌患者体重下降,绝非简单的“营养不足”,而是脾胃运化功能失调、机体能量代谢紊乱的综合结果。以下三种错误养胃方式,最易导致“越养越虚”
1. 过度喝粥喝汤,胃气越养越弱
“五谷为养”,白粥虽易消化,但长期缺乏咀嚼和膳食纤维刺激,胃酸分泌减少,胃动力下降,脾胃运化功能逐渐“退化”。临床常见患者喝粥半年后,出现胃胀、反流、肌肉萎缩。正确做法是:粥类搭配山药、南瓜、小米等健脾食材;逐步添加软烂面条、蒸鱼、炖豆腐等易消化固体食物,锻炼胃气。
2. 盲目忌口,营养失衡致“胃阴枯竭”
有的患者听说“胃炎不能吃肉”,就彻底戒断肉类、鸡蛋,导致蛋白质严重缺乏。胃黏膜修复需优质蛋白和微量元素,长期素食会导致气血生化无源,出现“胃阴不足”(口干、便秘、舌红少苔)和“脾气虚弱”(乏力、浮肿、消瘦)。正确做法是选择低脂高蛋白食材,如鲈鱼、鸡肉、蛋羹,搭配莲藕、胡萝卜等健脾蔬菜,少量多餐补充营养。
3. 乱用保健品,加重脾胃负担
迷信“养胃粉”“益生菌”,每天服用多种保健品,其实这反而可能伤了你的胃。脾胃虚弱时,过度进补会壅滞气机,引发腹胀、腹泻。例如蛋白粉滋腻碍胃,益生菌可能扰乱肠道菌群平衡。萎缩性胃炎合并消瘦者,应以“健脾益气、滋阴活血”为调理核心,如党参、白术、黄精、石斛等药食同源食材煮汤,避免滥用保健品。